发挥“守村人”力量,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

2023年5月19日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play
" />

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推进工作,人才是关键。“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这是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到的几个数字。三年已过,脱贫攻坚战也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我们的很大一部分驻村队员仍驻守在农村,他们是新一代的“守村人”,储备着强大的力量,可以为乡村振兴工作赋能增色。

他们是村情民情的数据库。驻村工作队员常驻农村,他们入百家门、听百家情,他们的手机号是村里每个人都知道的“公共号码”,他们和村民同吃同住,村民信任他们,愿将困难、诉求、想法与之共享,他们对村情民情了如指掌,是做好该村工作的基础“数据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村情民情的熟悉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真正掌握了村情民情,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才能实现助农民增收、促农业发展、保农村稳定的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因此要运用好驻村工作队员这个农村“数据库”,发挥其效能。

他们是内源发展的激励者。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实现农村的振兴,需要政策和外力的适当帮助,但关键在于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只有改变村民意识、激发内心发展需求,才能让所有政策的帮扶事倍功半,才能真正让农民实现致富,过上美好生活。驻村工作队员时常与村民交流,能将政策信息带给村民,同时也能把外面发达地区的消息带入村子,使村民看到差距,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更能激发发展欲望。

他们是资源调配的中间者。驻村工作队员是帮扶单位和帮助对象的纽带,他们除了个人的智慧和能力,背后还有帮扶单位的支持,帮扶单位能协调的资源往往比最基层的乡、镇一级多得多。而驻村队员就是连接帮扶单位和帮扶对象的纽带,资源协调好不好,所驻守的村子是否能获得较多的项目资金、人才力量、生产技术等关键资源,他们是前提,是重点,是保障,能否将其真正用好,关系着一个村子的振兴程度。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用好我们这支新“守村人”队伍,他们既是政府的“代言人”,也是政策与村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他们熟悉政策,掌握信息多,是村民的答疑解惑者,是交心谈心的贴心人,是困难问题的解决者,村民信任他们。他们沉在乡村、干在一线、守护着一个个村子、温暖着一方人,为村民谋出路、为村庄谋发展,他们是建设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他们的到来为最基层的乡镇人民政府减轻了压力,为村里的群众送来了温暖,他们是实现乡村振兴路上群众最需要的温暖“守村人”。(王艳 )

初审编辑:郭凯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